“以問題鏈設計”促思維,提效能
——昆明學校探索“育慧課堂”小記
疫情平穩,回到線下,學校聚焦課堂,著力提升課堂實效,秉承 “育慧課堂”建設之實踐,開展校本培訓,啟師生之智,育課堂之慧。近日,學校借力參與市級課題《國家基礎型課程校本化實施》“運用問題鏈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開展了“以教師問題設計,促學生思維培育”為主題的骨干教師教學研修展示和區教研聯合體一日研修活動。
體育繆慶老師的課《排球——正面雙手墊球》,從六年級學生“好奇、愛嘗試、但缺球感”的學情出發,不僅設計戲球、合作、挑戰等趣味性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且設置層層推進的問題鏈,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玩中學,學而思,讓學生的身體、技能和思維同步發展。
美術吳艷老師的課《個性公交車站設計》,是一堂綜合實踐課,旨在通過學生欣賞、共同探討、研究、小組合作的方式,用PAD創作出具有藝術生命力的公交車站色彩設計作品。
王鄭、王雯君老師通過課堂觀察,側重從“教師問題設計”和“學生課堂互動”兩個維度,進行觀察、記錄、簡析對學生思維培育有積極作用的教與學行為。
王鄭老師通過觀察得出:有80%以上的學生初步掌握排球墊球手部動作技巧。教師設計的問題鏈,加深了學生對動作技巧的認知理解,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王雯君老師通過觀察得到以下數據:引發學生20次回答,0次無效回答,10次歸納要點,5次作品交流,5次欣賞評述。從數據上看,本節課學生的回答都集中在知識點解釋性的過程中,老師的問題設置能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美術學習上必要的欣賞觀察能力去分析新事物。得出結論,這對于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有很大幫助,同時也促進教師如何處理好預設和生成。
教研聯合體六年級數學“同課異構”一日研修觀課活動,通過網絡直播課堂和騰訊會議進行聽課、評課研討,我校陳亮老師通過課堂觀察,從“課堂學生互動”維度作了分析和點評。
通過聽課說課評課活動,老師們更明晰了如何設計能夠啟發學生思維的“問題鏈”,直觀地了解了“課堂觀察”這一教研形式如何助推課堂有效教學。
最后孫莉莉校長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她希望全體教師聚焦課堂,立足育慧課堂建設實踐,借力項目與課題實踐之策略與方法,以點帶面,進一步延伸至其他學科,加強校本研修,在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下,立足校情、基于學情、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重實效,提師能,為學生持續發展服務,為學校“育慧課堂”建設助力。